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周志远课题组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我院丁桂军教授发表基本费米子质量与味混合的重要综述文章 [2025-02-10]

近日,我院丁桂军教授与合作者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Jose Valle教授应邀在物理学知名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影响因子23.9)发表长篇综述文章,题为“The symmetry approach to quark and lepton masses and mixing”(夸克和轻子质量及味混合的对称性方法),丁桂军教授为论文的第一及通讯作者。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标准模型中,夸克和轻子是构成我们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单元,即基本粒子,分为三代和六味。但是标...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观测到里德堡原子时间晶... [2025-02-10]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在基于里德堡原子驱动耗散系统的时间晶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功观察到时间晶体的分岔现象。相关成果于2月6日以“Bifurcation of time crystals in driven and dissipative Rydberg atomic ga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的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最终导致系统达到热平衡状态。在驱动耗散的里德堡原子系统中原子之间存在强相...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王健等人首次观测到原子共振荧光中的... [2025-02-07]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纤微腔的腔量子电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王健等人基于光纤微腔-铷原子系统首次实验观测到原子共振荧光中的双光子纠缠。该成果于2月5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共振荧光是二能级系统在被共振激发时辐射的光场,是最基本的量子光源,也是量子光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表明,共振荧光中同时存在着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成分,其中非弹性散射过程可以有两个光子...

我院彭晨晖、蒋景华研究组揭示液晶斯格明子拓扑结构转换驱动胶体... [2025-02-01]

近日,我院物理系彭晨晖教授、蒋景华研究员和香港科大张锐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向列相液晶为研究体系实现了斯格明子在拓扑保护下进行结构转换。合作团队揭示了斯格明子在光场驱动下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半斯格明子(half-skyrmion) 和半双半子(half-bimeron) 之间的拓扑结构转换机制。而后展示了具有拓扑缺陷的胶体颗粒在斯格明子转换过程中如同舞动般的自组装动力学特性。这项工作为利用凝聚态材料中非平衡态斯格明子操控胶体颗粒开辟...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研究组观测到最强的逻... [2025-01-31]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发展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李传锋、许金时等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人,联合安徽大学许振朋教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文凯博士、南开大学陈景灵教授等组成了该研究团队。成果1月2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以“Experiment with 37 di...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宋骧骧等在石墨烯量子点器件中实现对... [2025-01-26]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宋骧骧等与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双层石墨烯中迷你能谷(minivalley)自由度与自旋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石墨烯量子点中单电子自旋填充顺序的电学调控。研究成果以“Switching spin filling sequence in a bilayer graphene quantum dot through trigonal warping”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1月21日出版的国际物理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

我院龚雷副教授课题组研制出单光束“三维光学扳手” [2025-01-13]

近日,我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龚雷副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开展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光学微操控工具——单光束“三维光学扳手”。这种光学扳手能够利用单个聚焦的激光光束对微粒(如细胞)施加三维可控的光力矩(Optical torque),从而实现微观粒子动态可控的三维旋转操控,极大拓展了光镊技术的操控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11日以“Time-varying 3D optical torque via a single beam”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