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周志远课题组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ATLAS国际合作组NSW升级专家组完成科大现场评估 [2016-06-02]

  2016年5月31日-6月2日,ATLAS合作组Muon NSW升级专家组G.Mikenberg教授、L.Levinson研究员、S.Zimmermann博士等一行5人,对科大近代物理系暨中国ATLAS NSW触发系统升级负责单位(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site review现场评估。  ATLAS是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物理重要实验前沿,科大在ATLAS实验Higgs粒子发现、电弱精确测量、超对称新粒子寻找等研究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

2016年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16-05-29]

  2016年5月12-13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简称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在高能所举行,来自图书馆VIP和高能所、以及与实验室有着长期合作的核探测与核电子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90多人参加了会议。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员、高能所党委书记潘卫民研究员发表了讲话。   本届学术年会共有28个学术报告。内容涉及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半导体硅像素探测器、先进读出电子学系统和大容量数据采集与...

我院5名博士后获得第五十九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2016-05-16]

  5月11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中博基字〔2016〕8号文公布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五十九批获得资助人员名单,我院5名博士后名列其中:杨胜军、周志远获得一等资助,张志永、周小蓉、班德标获得二等资助。面上资助强度一等资助8万元,二等资助5万元。    我校获得资助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科大量子操纵研究取得新进展 首次实现单向量子非局域性的定... [2016-04-27]

近日,图书馆VIP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实验实现了单向量子导引(one-way EPR steering),定量揭示了一类非对称性的量子非局域性。该研究成果4月2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文章,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以“单向量子性(One-Way&n...

我校研制的“三基色全半导体激光投影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6-04-23]

  日前,我校研制的“三基色全半导体激光投影机”在合肥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鉴定会由安徽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处范丽副处长主持,鉴定委员会由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祖彦院士、浙江大学刘旭教授、福州大学郭太良教授、福州大学李福山教授、安徽大学俞本立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徐长青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欧阳钟灿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合肥市发改委...

中国科大联合研制的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在南极中山站完成安装调试... [2016-04-05]

  2016年4月1日,由中国科大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文学系与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在南极中山站顺利完成安装和试运行。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是我国中山站首台光学天文望远镜,计划进行1--2年测试观测,逐步在该站建设南极天文运行保障和测试基地,而后望远镜将部署在我国昆仑站运行。安装现场和观测星图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成为天文...

暗能量相机N964窄带滤波片投入使用 [2016-03-15]

暗能量相机安装于智利CTIO天文台Blanco四米望远镜,由62片科学级CCD组成,5.2亿像素,具有3平方度的超大视场,2012年投入使用,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大视场的天文相机之一。天文系王俊贤教授组织领导的一个由中国智利美国三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为DECam新配置了一块N964窄带滤波片,中心波长964纳米,近日投入使用。截至2016年3月,该团队已经申请获得暗能量相机7晚的观测时间,开展红移7.0的发射线星系搜寻工作,是当前世界上...